文字:
保护视力色:
奉化:“来料加工”让村民增收展笑颜
来源:宁波市就业管理中心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1-09-13 10:32     阅读次数:

“现在看着来料加工点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心里就有底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我的动力。”奉化区溪口镇界岭村党支部书记胡行妃感慨道。

界岭村依山傍水,景色清幽,但因地理位置偏远,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多年来村集体经济发展受阻。为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增收渠道,激活剩余劳动力发展动能,村两委会积极谋求方案,擘画思路。

探寻新思路 谋求新发展

经过多方学习和借鉴,该区人社局推出的“来料加工进村社”,成了适合界岭村发展的一条路子。为此,村妇联深入农户走访调查,了解就业情况、来料加工的意愿,征集意见与建议,同时积极寻找对接产品操作难度相对较低的企业。

经镇妇联、人社部门牵线搭桥,了解到亚东工艺品厂业务较多,主要以手工制作玩具为主,体积小,上手快。很快,界岭村与企业达成共识,成立界岭村来料加工点。加工点的成立,当即吸引了村里7位妇女参与,也让亚东工艺品厂的用工缺口迎刃而解。

齐心克难关 点滴暖人心

由于参与来料加工的妇女平均年龄偏大,而工序相当考验视力、手速、细致度,这对中老年妇女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加工点负责人毛红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身为界岭村妇联主席的她,为更好发挥“村经纪人”的角色作用,一方面积极参加人社局组织的“村社经纪人”培训,以提高自身技能;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手把手教大家学习操作程序。为消除大家的担忧,毛红萍总是笑眯眯地鼓励:“姐姐们,不要着急,慢慢学总会学会的。”渐渐地,毛红萍成了大家的主心骨,也正是因为她的贴心与耐心,加工点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5位村民参加。

“我上次生病几天没来,小毛和老姐妹还特意去我家探望,叮嘱我多注意休息,不要急着干活,我心里感到很温暖。”一位阿婆回忆起日常的点滴温暖,不觉热泪盈眶。以心相连,以情相牵,来料加工点成了村民互相关爱的纽带。

增收显实效 和谐振乡风

随着来料加工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农村妇女就业致富,也助推了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打牌的人少了,家庭矛盾少了,日子也有了奔头,真没想到我这一把年纪也能为村里发展做贡献。”一位阿婆笑着说道:“除了回家做饭和带小孩,我一有空就过来上班,赚的铜钿给孙子买吃的玩的,还能聊聊天打发时间!”而她的喜悦,也彰显了村民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目前,界岭村年来料加工费已超过15万元。这一“无围墙式”经营模式,解决了妇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改善了村民生活品质。

“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是重中之重。下步,还要寻找更多适合村民的来料加工产品和加工方式,实现更多人‘家门口’就业。”胡行妃相信,来料加工前景可待,来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