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红”扬人社·为民先锋|身边的榜样⑬ 干宏辉:援青支教写芳华,广阔天地争作为
来源:局组织人事处、宁波技师学院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2-11-28 10:04     阅读次数:

      1992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干宏辉在宁波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30年来,无论是担任班主任还是实训指导教师,他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机械加工专业人才。2021年3月,干宏辉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号召,成为宁波技师学院首位援青支教老师,奔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支教活动。面对高寒缺氧、少雨多风、四季不分的高原气候,干宏辉初到青海便出现了鼻子出血、腹泻腹胀、失眠乏力等症状,仅一个月,体重就骤减了8斤。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没有退缩、没有埋怨,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充分展示了浙江援青专业技术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倾心教学育人才

      干宏辉支教的学校是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干宏辉主要负责的教学任务是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与solidwoks机械设计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对待教学工作,干宏辉认真负责,他仔细揣摩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并设计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争取每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干货满满”。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知识结构差异化的特点,他也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课堂内外,他总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一项充满乐趣的事情。干宏辉对教育的热情投入赢得了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主动担当促发展

      到青职院任教几个月后,干宏辉发现学校存在很多先进设备因为缺乏专业人员而闲置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干宏辉积极担责,主动与学院领导对接教师实操能力培训事宜。在他的沟通和争取下,除了师徒结对“一对一”帮扶外,学院又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举办了两期共20天的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的培训班,由干宏辉为主对机电工程系教师进行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干宏辉通过设计典型任务,引导教师在探究与合作中进行学习。干宏辉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多积极的成果,学校设备闲置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经他培训的教师因技能水平提高而在教师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

无私奉献强专业

      作为一名援青教师,干宏辉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个人帮扶工作中,他还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推进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技师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2021年暑假期间,他主动协调安排该校机电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7位教师赴宁波技师学院培训学习,考取电工技能等级证书。经过11天的培训,7位教师1人考取电工高级技师等级证书,6人考取电工技师等级证书。这次培训,既搭建了两校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强化了青职院的师资队伍实力,为该校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奠定了良好基础。援青期间,干宏辉还积极参与该校机电工程系有关项目建设,在专业方向、校企合作等方面建言献策。同时,他多方了解地方产业发展布局,走访调研企业,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干宏辉说:“在这里,天很高,地很阔,人很小,心很大。”在德令哈,他曾多次遇到沙尘暴、地震,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意志、丰富了阅历、坚定了信念。一年半的支教生涯,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将希望的种子播洒在了高原之上,而这将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