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就业管理中心锚定“全国争一流、全省争第一、全市争前列”的目标定位,主动查摆问题,研究对策、攻坚克难。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我市市场主体就业岗位稳定性遭受较大冲击。前7个月,新增登记失业人员5.8万人,同比增长31.01%,期末存量失业人员10.13万人,同比增长13.28%。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心重点聚焦失业人员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持续开展以“三强三抓”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帮扶攻坚行动。截至8月末,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已达13.88万人(不含自然减员),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01万人。在8月份“稳岗惠民”指标晾晒中,我市“失业人员帮扶就业率”排名跃升至全省第一。
一是强化组织、抓好培训。借助市、区(县)两级稳就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夯实市、区(县)、镇街、社区(村)四级工作机制,分解责任、层层压实。同时在最短时间内以视频会议、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组织多期专题培训,重点指导在新形势下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重点群体帮扶场景应用)提升帮扶成效。
二是强化援助、抓好攻坚。聚焦就业困难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在前期就业援助月、“百千万”网络招聘基础上,及时组织开展失业人员帮扶攻坚月和就业援助“暖心行动”暨就业帮扶攻坚季等系列主题活动。将日常帮扶和专项活动相结合、帮扶就业与破解招工难相结合,持续开展就业攻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累计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岗位52.33万个(次)、同比增长40%,累计走访帮扶36.16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就业困难人员动态再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为零。
三是强化研判、抓好督导。坚持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和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分析机制,依托数字就业系统,做好就业形势和帮扶进度研判。对标全省先进城市,借鉴经验技巧,加强日常指导。完善晾晒问责机制,按周通报各地进度,对指标滞后单位,除分析原因、加强业务指导外,还通过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约谈督促当地分管领导和人社部门主要负责人,不断营造争先进位浓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