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课。8月24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为进一深化对该工作方案的理解,9月16日下午,学校召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专题学习研讨会,并邀请浙江万里学院教师刘阅博士作题为《“大思政课”视域下,我们如何思考和实践?》的专题解读。
刘博士从文件解读、建设现状、深入探索三个方面展开,提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既要原原本本讲,也要与时俱进讲,要不断构建完善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借助多种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建强思政课课程群,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更要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课程,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建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引入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同时,刘博士也讲到,目前针对行动方案的解读不多,各高校也正处在探索阶段。“大思政课”构建是一个从高校至中小学、从上至下逐步逐层推进的过程,学校作为我市技工院校的佼佼者,代表着我市职业教育中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如何做好技能人才培养的“大思政课”构建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研讨会上,副校长俞忠耀指出,目前我市“五问五破 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校作为我省技工院校首批思政课建设引领校中唯一一所宁波学校,如何在我省技工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中走出宁波先行的担当,不仅仅是学校思政课老师的工作,更是“三全育人”工作的全方位体现。
校党委书记张亚红结合《工作方案》要求,指出要将学校的“大思政”课与大“思政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任务,要将一流技师学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标找差距,先行必有我”的责任担当,克服畏难心理,动起来、走起来、跑起来。既要通过党委讲坛、德技双馨大讲堂、百名党员上讲台等活动搭建“大思政”课框架,也要通过多种手段夯实思政课师资队伍、多种形式丰富扩充思政课程资源构建大“思政课”体系;要突出重点,打破藩篱,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充分融合,活学活用、用好用足宁波地方文化,让天一阁博物院、宁波帮博物馆、宁波港等红色资源活起来,用实践教学让“大思政课”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让 “大思政课”有深度,“培根铸魂”有温度,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