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合格的模具设计工需具备168项能力,人才培养时间最短要两年,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引进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帮助企业建立实训管理体系,将168项能力分解成13道‘工序’,把人才培养时间缩短到12个月。”日前,宁海产业人才学院院长骆昌杰正在向蚌埠市龙子湖区人社局考察团介绍宁海县创新打造的“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育模式。
活动中,龙子湖区人社局一行考察了宁海产业人才学院,深入了解宁海创新打造的“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就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模式复制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交流。两地人社部门表示,双方要以产业人才学院为学习契机,把人才培养作为关键举措,发挥区位优势,精准对接,推动两地劳务协作与人才交流持续走深走实,加速两地人社系统互动互通,实现“湖”“海”交融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宁海县人社部门聚焦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问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核心,以应用型高素养人才引培为重点,于2021年4月率先在全省建立产业人才学院,创新探索政府、高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帮助高校毕业生学有专长、学有所用。目前,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已精准培育并输送4000余名产业人才,实训学生留用率达90%、起薪提升超50%,有效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宁海县人社部门将注重产业化提升,吸纳更多业态企业参与,共造多条产教互融、技能共富、产才共兴的“人才生产线”,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全面匹配。同时,加快推动标准化建设,积极会同浙江省标准设计院制定产教融合省级地方标准,填补该领域标准空白,推动产教融合水平再提升。此外,还将致力于品牌化推广,在东西部协作中嫁接、推广宁海模式,促进对口帮扶地区青年人力资源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宁海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局将以深化产科教融合改革为契机,强化“产学研介政”五方协同,深化以需求为导向的产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全力打造长三角产业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