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至3日,2023年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业务技能大比武暨根治欠薪冬季行动部署会在我市召开。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葛平安出席活动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颜伟国在大会上致辞。省监察执法局领导、省人力社保厅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各市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市人力社保局劳动保障监察处处长、劳动保障管理(维权服务)中心主任,部分重点(县、区)、开发区人力社保局分管局长,各县(市、区)、开发区人力社保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学习交流。
省监察执法局主要负责人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根治欠薪工作情况,对根治欠薪冬季行动工作安排作了部署,要求全省各地扎实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行动,实现春节前欠薪案件动态清零的目标。
葛平安副厅长指出,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围绕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克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持续深化“浙江无欠薪”行动,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妥善处置国家平台各类线索件,确保不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舆情事件,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根治欠薪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生计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开展冬季行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管用的具体举措,凝聚各方力量,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要强化隐患排查,确保全面摸排覆盖和重点检查整治相结合。各地要按照冬季行动部署要求,发挥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成效,积极用好“三支队伍”,全面、细致地排查辖区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确保辖区企业用工和欠薪隐患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要强化案件处置,确保工资纠纷化解和违法打击惩戒相结合。各地要将“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作为当前根治欠薪工作的两个基本点,采取“先调解后仲裁,先维权后处罚”的策略,统筹化解欠款欠薪相互交织的问题,快速、妥善调处工资纠纷案件。要强化源头治理,确保长效机制落实和创新举措应用相结合,持续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的源头治理工作,会同发改、财政、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加强研究,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推动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款拖欠、市场秩序不规范、人工费用按月足额拨付比率不高、实名考勤不实等导致欠薪发生的源头性问题,完善细化工资专户、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等制度措施,确保制度之间衔接配套,实现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实运转。要强化风险防范,确保宣传普法引导和舆情应急处突相结合。持续开展“开工第一课”活动,重点提升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契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加大正面宣传,把握宣传时度效,从严把握数据口径,合理运用各类宣传载体,掌握舆论主导权,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及时发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冬季行动取得实效。
近年来,宁波市高点定位、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欠薪治理工作。特别是在“七优享”劳有所得等民生工程上,全市各地认真落实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省人社厅的具体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政府监管、企业自治、个体遵法”三维治欠模式,形成制度完备、覆盖城乡、责任落实、监管有力、处置高效的综合治理格局。2023年,通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累计处理欠薪矛盾纠纷1.93万件,为2.57万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3.73亿元,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上半年,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人社部门荣获“全国法治人社建设优秀单位”,获省“七优享”劳有所得领域“五星”评价。此次现场会不仅搭建了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切实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也为提高欠薪治理能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希望在省厅带领下,全省各地深化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推进“浙江无欠薪”品牌走深走实,确保人民群众“劳有所得”。
本次练兵比武设案卷评查、典型案例分析等比赛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宁波市人力社保局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宁波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中心丁飞钧和余姚市人力社保局监察执法科俞欣妍获得“业务能手”。
活动期间,省厅领导对“安薪指数”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解读及答疑,各地交流了各地根治欠薪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了全省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