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202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 来源: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3-07-12 09:38
  •     
  • 阅读次数: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争先、创优、进位”导向,以“‘红’扬人社·为民先锋”为目标,着力打造“一城”——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一地”——职业技能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奋力推动人社事业迈上新台阶,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打造市域样板、争创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贡献人社力量。

    一、实施就业优先行动

    1.整合就业政策体系,聚焦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服务企业、保障失业等四大重点,制定出台宁波市稳定和扩大就业新政。

    2.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构协同”就业配置模式,引导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拿出更多优质就业岗位,联合市经信、商务等部门组建工作联盟,建立政府公共平台岗位发布机制、企业家就业推荐机制和导师就业指导机制等。

    3.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开展更高质量“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落实毕业生“131”专属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全覆盖,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4.全面普及“灵活保”政策红利,依托银行网点、超市、集贸平台,全域打造标识、服务、标准“三统一”的老百姓身边的零工市场(驿站)。

    5.完善企业用工监测分析机制。

    6.创新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计划”,持续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

    7.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制度。

    8.建设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实施创业扶持政策。

    9.完善就业工作量化考核评价和指标晾晒机制,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工作专班”。争取设立“一城”“一地”建设表彰项目,持续开展就业之星、创业之星评选。

    10.以“灵活就业在线”应用改革为牵引,构建“1+4+N”就业应用场景架构,贯通市监、医保、金融等部门数据资源,打造多跨协同的就业服务和现代治理体系。

    二、实施技能提质行动

    11.创新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高校大学生、企业职工、来甬务工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依托各级各类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培训机构、企业,开展“金蓝领”技能提升、“一老一小”技能培训、“万名优师育高徒”、企业新型学徒制等系列行动,为宁波产业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12.推进宁波技师学院打造省一流技师学院。

    13.研究出台《关于大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集聚先行高地的若干举措》,召开全市职业技能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构建培训、评价、竞赛、平台、奖励等全链条发展体系。

    14.探索建立“新八级工”制度,重点扩大“专精特新”企业自主评价覆盖面,在工程等八个职称系列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15.高质量举办第二届宁波技能大赛、世赛冠军团队巡回报告会,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活动。

    16.加大新职业新工种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制定新职业技能标准体系,打造行业技能人才链。

    17.创新推动“155+X”实训模式在区(县、市)全覆盖,新建15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万名优师育高徒”培养行动,全年支持培育宁波大工匠3名、宁波杰出工匠10名、宁波工匠100名、宁波青年工匠300名。指导江北先行打造“北聚英才·技创未来”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8.制定出台我市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实施意见,新增2家技工学校,采取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方式,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加大品牌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思政金课进技工学校活动,聚焦产业重点建设4个省A类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三、实施人才赋能行动

    19.聚力打造“奔‘甬’而来”招才品牌,创新办好“人才日”“高洽会”“留创行”等系列活动,加大力度开展专场专区专项招聘。

    20.持续探索人才自主评价改革,落实甬江实验室等重点平台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面向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下放中级职称自主评价权10家以上,高标准组织舜宇集团省级光学光电行业高评委首次评审。探索扩大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自主权和中、初级专业技术结构比例自主权,进一步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21.实施企业博士后协同创新行动,高规格举办市博士后协同创新走进宁波对接活动、博士后“领题攻关”活动,以大优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建站成效。组织博士后联谊会换届并成立专委会,打造全省首个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建设全省首个面向博士后人才的创业创新园区(鄞州),打造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和创业示范基地。

    22.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集聚和业态升级,推进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深入对接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用才需求。

    23.实施宁波亲家园行动,高质量举办2023年新春万企引才月暨宁波亲家园启动仪式,为在甬就业、来甬求职的大学生提供从了解宁波到享受宁波的生活服务、技能培训、求职服务、参访见习、爱好圈、校友会、政策服务等“七大项”一站式服务。

    24.实施新一轮“甬江人才工程·领军拔尖项目”,深化打造“一圈四平台”,自主选拔培养领军拔尖人才。升级新一轮专家服务办法,推进专家服务数字化平台扩容提质,组织人社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家。开展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宁波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评选。

    25.指导各区(县、市)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常态化晋升。

    26.继续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1+X”政策,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做好评比达标表彰和通报表扬工作。

    27.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年度各项考务工作,重点保障公务员考试、大型专业技术考试,确保各项考试安全平稳,考务服务优质高效。

    四、实施社保惠民行动

    28.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实施社保费征缴模式改革,建立跨部门数据比对机制,推进精准扩面,以稳定劳动关系人员、高校毕业生为主,推进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

    29.稳步扩大职业伤害保障力度和范围,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超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实习人员等未建立劳动关系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落实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30.落实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31.落实养老金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和其他群体待遇水平。

    32.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试点,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健全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专项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畅通参保渠道,优化业务服务衔接,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人群应知尽知,愿保尽保,加快形成先行试点的宁波经验。

    33.贯彻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落实社保基金监督举报及奖励实施细则,完善信息整合、工作例会、联动检查、监督举报和教育警示等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全险种疑点数据核查、工伤保险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核查和基金管理提升年“回头看”等专项检查,抓实社保基金安全评估和第三方审计,构建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的监管工作格局,让基金安全底线更加稳固。

    34.建立实施退休“五四三”服务模式。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整合人社服务资源、拉长服务链条,在全市建立并推广实施企业职工退休前“五提前”、退休时“四到位”、退休后“三乐享三便捷”的“五四三”服务模式,让退休“一件事”无忧办、有关爱。

    五、实施和谐守护行动

    35.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全域实现电子劳动合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线”平台推广应用。

    36.开展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规范基层劳动保障专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维权调解、技能人才等人社公共服务和劳动保障监管的效能,推动劳动纠纷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37.适时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助力共同富裕。

    38.打造欠薪治理宁波模式,推进“阳光执法、绿色治欠”工程,狠抓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工资保证金管理,实施“红黑榜”奖惩措施。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企合作,实现穿透式管办,联惩各类恶意讨薪等行为,形成根治欠薪工作强大合力。提优企业工资支付监管(甬薪精管)平台,实现技防精治管控。

    39.加强数字化仲裁庭建设,打造劳动争议简易速裁机制,提高仲裁网络办案水平。强化劳动争议“以案释法”,开展“百名仲裁员进园区”活动,探索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企业用工聚集的村(社区)、行业协会和工业园区等延伸,打造调解仲裁服务新样板。

    40.全面开展人社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治理和“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全力保障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维稳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41.深化人社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推进监测、发现、处置闭环运行,确保不发生重大网络和数据安全事故。

    六、实施党建强基行动

    42.实施“学习二十大、‘红’扬人社心、奋进新征程”学习实践行动,开展“讲座进机关”“书记讲党课”“党员上讲台”“青年微课堂”等活动,切实把新思想注入灵魂、融入血脉。

    43.召开全市人社系统党建工作现场会,打造人社特色党建文化基地,开展“扛旗竞跑、赛绩争先”党组织履责比拼活动,推动人社机关争做“三个机关”第一方阵、各级党组织争做先锋堡垒、党员干部争当先锋队员。运用五张责任清单,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格,不断加强清廉人社建设。

    44.强化人社干部“七坚持七严禁”行为规范,在全系统开展“七坚持七严禁”大讨论,组织好法规知识学习、业务能力轮训、人社业务“一刻堂”等系列活动。

    45.深化窗口单位业务练兵比武,培树更多的“人社知识通”“业务一口清”。

    46.塑造全系统尊法用权、依法决策、普法为民、执法公正的良好形象,打造全国人社法治建设示范单位的“金字招牌”。

    47.开展“优化分工、优化职能、优化队伍”工作,统筹用好“职务提任、职级晋升、调整交流、挂职锻炼”四大平台手段,创新开展“青理铸魂、青培储能、青炼淬火、清廉护航”系列活动,实施四位一体“暖心工程”,常态推进“‘红’扬人社·为民先锋--身边的榜样”典型宣传,引领广大人社干部担当作为。

    48.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逐步实现各类卡码融合。

    49.提档升级数智人社综合应用,推进重点场景应用四级贯通,优化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智配直享”、“博士后绩效评估管理系统”等应用,推动数字化改革与“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度融合,促进群众、企业办事更加便利高效。

    50.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和“两走三服务”活动,主动掌握和协调解决群众、基层和企业急难愁盼。

    51.深化人社行风建设,每季度开展作风效能督查和对外公布服务电话抽查,抓严抓实人社系统为民服务作风。

    52.深化“新闻+政务”宣传模式,将“文+图”的形式,逐步向“文+图+音频+视频+”转变,灵活运用短视频、VR、直播等载体,实现由单向宣传输出转变为双向宣传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