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宁波市海曙区在推动零工市场建设中,坚持走“专而全”“特而优”“小而精”的发展之路,突出“平台+市场+驿站”发展策略,稳步构建“中枢牵引、辐射全域,因地制宜、特色凸显,零固结合、即时快招”的“1+4+N”零工市场建设体系,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多渠道优质高效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全市首个零工市场综合服务平台,4家零工市场和5家驿站,累计发布岗位6000余个,服务求职者近5500人次,初步对接成功2500余人次。
一是中枢平台“专而全”串联供需端闭环。联合宁波81890服务热线,创设全市首家零工市场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政府与市场资源,把全区17个镇乡(街道)零工岗位资源信息与市“灵活就业在线”平台信息对接,打造“海量需求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人岗精准对接”一体化服务体系。开通零工求职招聘专线服务,40名接线员为零工求职人员、零工需求单位同时服务,通过接线记录、回应诉求、推荐点位、电话回访形成闭环,并按期收集汇总服务数据,加强区域零工数据统计分析。零工求职招聘专线自7月中下旬开通以来,已收到100余条服务需求,其中30余条已经通过零工市场或驿站对接成功。
二是市场布局“特而优”彰显个性化服务。在零工市场建设中,结合各镇乡(街道)基本情况、产业特点、零工习惯等,通过采取一地一策科学精准谋划。截至目前,全区建设完成4个零工市场,综合零工市场选址位于制造产业中心区域,为辖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灵活用工和季节性用工;家政行业零工市场聚焦打造“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创新运营模式,在全市首创研发了“家政管理系统”,打造“线下技能培训—线上系统抢单—短信精准推送”的服务模式,目前已经接到家政零工求职2100余人次,其中技能培训提升721人次,帮助对接成功近1700人次;纺织服装行业零工市场邻靠重要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实体场地,实现共建共享。三家市场借助各自地域特点和产业优势,促进了全区零工市场的协调发展。
三是驿站建设“小而精”实现零距离求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管理”模式,在交通枢纽、主流商圈、社区菜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点按需推进零工驿站建设,驿站统一名称、标识和服务功能,提供专业化的人社、医保、维权等服务保障。同时,引入人力资源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化解企业招工难和零工务工难。目前已建成火车站零工驿站、安丰社区零工驿站、“学愿”零工驿站等5家,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的格局,打造零工市场生态链。其中“学愿”零工驿站毗邻宁波财经学院,实时发布季节性、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信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零工岗位推荐,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米”,广受学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