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致富有奔头!金阳老乡带来就业新气象
来源:镇海区人力社保局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01-08 15:52     阅读次数:

新年伊始,107名金阳老乡跨越数千公里来到宁波镇海开启全新生活,也为镇海带来一片红火的就业新气象。1月5日,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注塑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一批金阳员工正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力争实现新年“开门红”。


金阳员工在车间从事生产工作2.JPG


金阳员工在车间从事生产工作.JPG


暖心服务,“送岗上门”

彝族年过后,在镇海前方工作组、镇海和金阳两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家联科技深入金阳各个乡镇,以招聘会、上门宣传等方式送岗到家。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百余名向往美好生活的金阳老乡陆续前往镇海,到达镇海后,大家有序开工,纷纷走向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今年21岁的邱大且便是这批金阳新员工中的其中一名。

“去年12月,我在金阳招聘会上看到镇海这边的岗位信息,了解到工资待遇后也挺满意的,就想出来闯闯。”刚刚毕业的邱大且曾经只做过一些兼职,面第一份正式工作,他满怀信心与期待,“现在我对生产线上的各项工作都熟悉了,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这边环境、氛围都挺好的,希望以后能在这里长远发展。”

牵线搭桥,“老乡带老乡”

在家联科技,除了刚来的新员工外,也有不少老员工。来镇海后,他们不仅在一线工作中收获了实用技能,而且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了更加丰厚的薪水,这让他们在镇海生活得更有幸福感、成就感。

“原先在县里工作,一个月工资只有两千多,现在加上国家补贴能有七八千,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阿子纠且在2021年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金阳县工作了两年,于去年3月加入家联科技。不久后,他便将妻子也接了过来,打算今后在镇海长期发展。去年彝族年回老家时,他还发动了一批亲戚朋友到镇海来就业。“近一年时间里,我一共带了34个老家同伴过来。”阿子纠且笑着说。

文化相融,“双语特色车间”

金阳务工人员的到来,有效填补了企业的用工缺口,给企业注入了少数民族的活力。为吸纳更多金阳劳动者来镇就业,家联科技通过提供宿舍、包车接送等途径,为其打造安心舒适的就业环境。此外,彝汉文化共融的双语特色车间也让更多彝族人民感受到了来自镇海的温暖。

家联科技人资行政本部副总监文琦介绍,由于部分金阳员工平常习惯使用彝语,对汉字掌握不熟练,工作生活中常有不便,对此,在前方工作组和两地人社局的牵头下,该企业对生产厂区和职工生活区进行了彝语的标识和彝族文化元素的填充,打造了彝汉双语车间。处处可见的彝族文字和图案,透着企业对彝族同胞的关心,让金阳员工在镇海更具归属感。

金阳同胞在家联科技收获满满,是东西部协作取得成效的生动缩影。镇海区与金阳县结对以来,两地携手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通过政府有组织输送、市场化运营等多种形式,打造一站式服务彝海协作高效就业链。“2021年以来,我们一共吸纳金阳员工在甬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800余名,目前有300余名在岗。我们后续也将继续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增进与金阳员工的情感交流,将镇海打造成为金阳同胞的第二故乡,让他们在这里放心工作、安心生活。”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