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高技能人才队伍赴重庆探寻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创新解法
来源:职建处、人力资源发展服务中心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11-06 12:26     阅读次数:

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宁波市人力资源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宁波市“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高技能人才对标提升活动在重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2024年“双百提升工程”系列活动最后一期,吸引了宁波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技工院校骨干教师、职业培训机构负责人、企业技能人才工作者及一线优秀职工等共40位人员参与。

活动首日,重庆市技术能手、重庆市劳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武春岭与高技能人才们就“情怀职教,事业养生”展开分享与探讨。他将自己过去十几年的成长经历总结为一句话:“甘做小学生心态,打造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引发了在场每位高技能人才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深入思考。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桂桂表示武武教授的分享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面对新出台的退休政策,企业职工如何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是她下一个准备攻克的难题。

宁波高技能人才一行来到重庆工贸技师学院。作为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技工学校,历经80余年建设与发展,该校现已成为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承办单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陈群带领教师团队为宁波高技能人才详细介绍了服装世赛集训基地和汽车专业群实训基地情况,随后到杨浩大师工作室与首席技能大师杨浩进行了座谈交流。余姚技师学院副校长徐建纲对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在工学一体化建设、学生教学方式、新型产教融合方式等方面表达出浓厚的兴趣,表示在学院加力打造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的背景下,此次对标活动确实提供了足够多的借鉴之处。

在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学习过程中,实训中心着眼重庆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构建“公共实训、技能评价、技能竞赛、技能研修、就业指导、劳动教育、职业体验”七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并采用业务托管的形式,引入优秀民营培训机构运营,有效提升了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与企业一线真实场景也更贴近,缩小了人才出库到企业可用的距离。

宁波高技能人才先后赴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和两江数字产业园百度公司两地对标学习,江小白公司通过强大的品牌营销手段成功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和创新,百度通过AI技术应用于产线进程管控和生产质量管理,赋能制造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我市技能人才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产品吸引力和拥抱AI技术,提供了深入的分享交流。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商贸系副主任陈美娟对江小白公司将青梅酒制作流程从制作工艺、原料产地等维度切割成众多细分模块很有感触,并提出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时也需要多从产品细分的角度来鼓励他们做一些多元创新。来自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的技术骨干袁奇欢对百度AI应用场景深感共鸣,AI和可视化网络技术在制造工厂向黑灯工厂升级进程里非常关键,也是他正在深入学习的领域。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管理骨干武月华也表示,通过AI的智能化和品牌IP的打造,对创建技能社区改造有切实的帮助。

“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但要在自己的企业里足够优秀,更要敢于去引领行业发展。”在长安汽车集团刘源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刘源大师对自己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如数家珍,毫无保留地向宁波高技能人才们一一展示和解说。紧跟大师的脚步,高技能人才们认真做着记录,不时感叹刘源大师轻描淡写背后的艰辛和各项成果对长安汽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贡献。刘源大师表示,工作室是一个平台,要把平台做实,就要共享培训资源、建立行业标准、服务一线业务。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卢跃银对工作室自主研发的仿真生产线非常感兴趣,仔细和工作室成员探讨了使用效果,并表示这一仿真设备既贴近真实又不受限于工厂,很好地解决了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学矛盾。

一直以来,宁波与重庆都属于国家战略交汇之地,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数字产业等行业也都是两地重点发展产业。本次重庆“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对标提升活动对宁波高技能人才启发极大,通过走进优秀技工院校、国家级实训中心、省级产业园、知名零售品牌、头部汽车企业,与当地专家展开深度交流和思维碰撞,高技能人才们积极对标学习思考,探讨技术技能升级新路径,切实为宁波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多元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