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一场特殊的夜市,让技能与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来源:鄞州区人力社保局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05-07 15:21     阅读次数:

如何让技能学习的“触角”,伸入寻常百姓家?怎样通过技能培训,让人才为产业赋能?在4月28日晚举行的鄞州区高技能人才提质倍增行动启动仪式暨南商技能人才夜市上,这些问题似乎有了新“解法”。

技能人才夜市活动现场2.jpg


技能人才夜市活动现场1.jpg


“有好几个人来咨询课程信息!”尽管刚下过雨,来自宁波新东方烹饪学校的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柯玉清老师负责的摊位前,仍围满了好奇的市民,面对用蔬菜雕成的凤凰和精致的奶油裱花蛋糕,不少人赞叹连连。

柯玉清说,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开始学习技能。“目前,这批人占学员总数的20%,大多是为了学成后自主创业增收。”他说,为了满足这批人的需求,学校专门开设短期的创业班、进修班,“今天这场夜市让更多市民知道了我们的课程,也为想要学习烹饪技术的人指了条明路。”

同样对夜市好评满满的,还有技能大师林晶晶。“和市民面对面交谈,让我们知道市民真正想要学什么,从而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林晶晶说。

身为咖啡、烘焙领域的大拿,林晶晶深感这个行业之“卷”,想要立稳脚跟,技术必须时刻跟上顾客需求。“有好几位市民都在问我们制作的面包是不是‘零添加’。下一步我们打算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更新我们的技术和课程,让来我们的学员能紧跟市场变化。”她说。

鄞州区人社部门为获得第六届鄞州金匠、鄞州银匠的技能人才颁奖.jpg


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成立.jpg


无论是柯玉清还是林晶晶,他们的感受都是人社部门的“良苦用心”。鄞州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参与技能学习的以企业职工为主,市民个人选择学习的较少。“一些市民不了解有哪些技能可学,对技能学习的政策也不清楚。即便想要学习,也可能因不知道去哪报名作罢。”该负责人说,举办这样一场夜市,让市民在亲身体验中看到技能之美,找到家门口的培训课程,也能充分发挥辖区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摸清市民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服务。

让技能学习走入大众同时,又该如何为产业赋能?对此,鄞州区人社部门以一招“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破解。

每个技能人才培育联盟,都包含企业、高校、镇街、行业协会四方。“根据镇街产业特色,我们联系头部行业,提供技能培训课程,并通过行业协会,带动从业人员学习。我们还联动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方式,为相关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该负责人介绍。

以本次成立的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为例,联盟依托南部商务区数字人才孵化基地,联合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七号梦工场创业园、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力量,为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铺平道路。

此外,对高技能人才的优待也是吸引技能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法宝。在活动现场,鄞州区人社部门为获得第六届鄞州金匠、鄞州银匠的技能人才颁奖。

据悉,本届金匠、银匠中,首次出现了7名初、高中学历得主,占总数的八分之一。“我们将金匠、银匠对表高层次人才待遇标准,获奖者能连续三年获得津贴,在落户、子女入学、健康体检方面也有优待。”该负责人表示。

“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能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鄞州金匠得主,来自宁波轨道交通的电工高级工熊凯说,自他得奖后,单位便掀起一股“学技热”,“很多同事都在努力提技,我自己也找到了新目标,正向着首席技师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1+25”高技能人才联合培育模式,全区25个镇街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创出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培育新路径,不断壮大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为“三支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鄞州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