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工业社区和普通社区有什么不一样吗?”“在企业发展中,工业社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宁波舟山港和国际上其他港口有什么不同之处?”“请问贵公司在垃圾处理的项目推进过程中是否有遇到难题?”等一系列问题在清华大学“新雁班”北仑参观调研的活动中找到了答案。
8月12日下午,42名清华大学“新雁班”师生来到了北仑大碶和郭巨街道,先后参观了灵峰工业社区、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和光大环保能源(宁波)有限公司,就北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现场工作人员,从工业社区发展与服务质效、港口布局与内外贸易、企业规划与项目推进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介绍。
“宁波北仑能够跻身一流强区,具备哪些独特优势?”“北仑在人才引进方面都有哪些举措?”清华大学“新雁班”的同学在座谈交流过程中问到。
针对上述问题,宁波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和市场处(国际合作交流处)许奇良处长回答:“城市发展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北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乘风破浪、扬帆前行,此谓之‘天时’;同时,北仑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优势,此谓之‘地利’;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和品牌建设,提供人才引育留用全方位支持,此谓之‘人和’。”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打破供需壁垒,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北仑交出了这样的新时代发展“答卷”:一是政策引导。迭代升级“青年北仑”人才政策,主要面向18-35周岁来仑就业创业的青年,围绕实习、就业、创业、创新、租房、购房、消费等方面,提供全周期的政策保障。二是多方协同。依托全区22个工业社区,紧密围绕“龙腾企业”、“大优强”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大学生人才招引主力军,充分发挥“乐业帮”工作室基层服务平台作用,常态化做好涉企服务,动态更新企业岗位需求清单。三是品牌建设。大力推动青年立业之城品牌建设,常态化积极开展招聘活动,对接东北、西北、华东等地高校院所,举办“奔甬而来·职达北仑”全国巡回系列引才活动,着力“校企地”三方合作,打响“青年北仑”引才金招牌。
此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座谈交流氛围中成功落下帷幕。下一步,北仑人社将积极围绕“双一流双示范”建设部署要求,加快招才引智步伐,为绘制“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北仑与青年共成长”生动画卷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