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社工作的重要思想相结合,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锚定“一城”“一地”目标,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统筹抓好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工作,为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贡献更大人社力量。
(一)聚力精准精细,深入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
1.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为重点,用好高校、党群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阵地,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就业观。
2.探索建立就业需求监测分析机制,逐步健全全口径用工监测分析机制,及时研判行业产业用工需求趋势,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分析。
3.认真实施《关于贯彻落实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持续优化经办流程,大力推广“直补快办”经办模式,实现援企稳岗政策直达快享。
4.建优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驿站,组织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建强创业导师队伍,积极选树创业新秀等创业先进典型。
5.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建立零就业家庭主动排摸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拓展职业指导体验、就业能力提升渠道。
6.持续优化“灵活就业在线”应用,完善老百姓身边的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服务体系,加大“灵活保”推广力度,提供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
(二)聚力新型产教融合,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集聚高地
7.深化“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工匠出彩专项行动,建强“百地千坊”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
8.实施“新八级工”技能等级制度,扩大企业自主评价覆盖面。
9.加强职业技能评价环节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提高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
10.大力推进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推动全市技工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专业,加快推进“工学一体化”教改。
11.深化“以赛促训、以赛促教”,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世界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全力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打响“技能宁波”品牌。
12.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月”“7•15世界青年技能日”系列活动,表彰宣传一批技术先进、技能领先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技能人才荣誉感、尊崇度。
(三)聚力引才汇智,持续擦亮“奔甬而来”引才品牌
13.提升“奔甬而来”品牌影响力,创新建立全市大学生招引指导目录和人才引进态势监测机制,提升人才引进精准性。
14.高水平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创新构建“联合招引、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留用”博士后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15.集成打造亲家园暖心服务矩阵,以青年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强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资源的统筹联动。
16.落实专家管理服务新政,做细做实高层次人才贴心服务,以一流服务口碑助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17.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服务国家战略的“窗口”作用,促进与产业融合互促。
(四)聚力暖心惠民,不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
18.以稳定劳动关系人员、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持续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
19.贯彻落实养老金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和其他群体待遇水平。
20.落实社会费征缴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居保缴费政策。
21.贯彻落实《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持续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政策法规宣传和经办咨询服务活动,深化企业退休“五四三”服务模式。
22.推进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推动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卡码融合。
(五)聚力和谐稳定,全力打造宁波“无欠薪城市”
23.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向企业、工地项目、工业园区、乡镇(街道)、行业(协会)等拓展。
24.强化欠薪治理数字赋能,优化“甬薪精管”平台,协调部门数据共享,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规范管理。
25.提升劳动争议调处效能,优化庭审方式,采用简易模式处置,压缩仲裁办案周期。
26.建强基层人社治理“三员”队伍,建立基层调解、仲裁、监察“三位一体”纠纷调处机制,打造劳动纠纷多元化解“1+X”升级版。
27.开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下沉优服、快调速裁,推行争议集中调解机制,加大跨部门、跨区域重点信访问题化解力度,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六)聚力党建引领,持续擦亮“红扬人社·为民先锋”品牌
28.实施理论培树工程,持续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打造人社系统党员宣传教育阵地。
29.创新开展“青苗培优”年轻干部启航行动,举办“红扬人社·青苗启航”主题培训,深入开展党组织“扛起竞跑·赛绩争先”履职比拼活动,实施党建联建“五联”行动。
30.开展“知行促清廉”系列活动,推进“集中+日常”式警示教育,让人社干部“七坚持七严禁”行为规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