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创享宁波”系列报道①:田园里的青春答卷
来源:宁波市就业管理中心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10-13 10:26     阅读次数:

创新涌动,青年有为。在这片热土上,大学生创业者以蓬勃的朝气和开拓的精神,成为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

2025年“创享宁波”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将于10月启幕,为展现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的实干风采与创新活力,我们特推出系列报道,走近扎根宁波的优秀创业项目,聆听他们在这座城市中播种理想、收获成长的温暖故事。

农创客从“手机种果”到“带农增收”

九月的阳光洒进宁波海曙区古林镇的福猴家庭农场,大棚之下一片绿意盎然。夏杰弯腰细察“白露”草莓的长势——这些草莓不仅是农场的“明星产品”,更是他用6年时间酿出的“共富果实”。

 

夏杰(右)出席宁波大学生创业新秀颁奖活动

夏杰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农”二代。2015年,他从法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到宁波,接手母亲经营了14年的果园。“从小耳濡目染,哪怕出国留学,我也从未抛下投身农业的念头。坚信能用科技与现代管理理念,重塑传统农作方式。”

没有农创经验的夏杰,就这样一头扎进了农场。他积极参加各类种植专业知识培训,并集聚一批致力于投身农业的技术青年,大刀阔斧地为农场进行科技“改造”。

“现在,我们用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监控土壤数据和病虫害情况,实现精准种植。”夏杰介绍,这些依托技术的管理措施,让农场的水果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接着,他又思考起,如何让果园的产出更受市场青睐的问题。

敏锐捕捉到消费升级的趋势后,夏杰很快有了行动。他专门引进了“阳光玫瑰”葡萄、“普罗旺斯”番茄、“牛奶”凤梨等兼具口感优势与市场热度的新品种,并积极布局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销售方式,深度介入线上线下市场。此外,农场还推出了富有创意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一波波的市民前来“打卡”。

“打造一个四季瓜果飘香、集水果采摘与观光于一体的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是我们的目标。”夏杰说。

通过品牌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福猴家庭农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路攀升,带动了30多名周边村民以及大学生就业。同时,农场还扮演起“农业孵化器”的角色,为周边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支持,并邀请专家指导,让他们也开展起家庭农场运作。

这些扎根乡村、助力共富的农创实践,也让夏杰收获了行业与社会的认可:他先后获评2022年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宁波青牛奖”、2024年度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新秀。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更需要新思路。”作为新时代的返乡“农创客”,夏杰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在宁波,深耕农创领域,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实现人生梦想。

乡村CEO奏响“产业共振”协奏曲

雨后初晴,云龙村的牧云文化创意园里,孩子们正在体验农事课程,笑声回荡田埂。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正是宁波小懒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朝辉一手绘就的乡村共富图景。他说:“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乡村就有了灵魂。”

这不是任朝辉第一次从事农创。2018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在余姚、海曙打造亲子研学农场、星野里农场,从小业态起步,在充满挑战的乡村文旅赛道,摸索出“连接城乡”的运营逻辑。

2024年夏天,任朝辉初识云龙村,经过考察后发现,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原有的田园风光与村落资源,都拥有“混搭改造”的潜力。于是,他与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联手,广泛吸纳入乡青年,以“青年创业理想村”打造为核心理念,开启了“农业+产业+研学”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之路。

 

牧云文化创意园

“乡村是大型非标商业体,‘村味’才是核心竞争力。”任朝辉的改造秘诀,是让城市元素与乡村本真共生共融。他把村集体闲置用地改造成云下牧场,没搞标准化游乐场,反而将稻田包给本地农户,春季种油菜、秋季种水稻。牧场里,帐篷、休闲座椅等设施一应俱全,草坪上还有矮种马、羊群游走吃草。北欧风村咖“好事偶成”里,咖啡杯旁摆着刚摘的稻穗,圆弧形窗户框住的荷园风光,比咖啡本身更吸引客流。

光是上半年,营地就举办了大小活动30多场,还有个人或团队的各种团建、派对,多的时候一天能吸引5000人联欢。

同时,他将村里一片占地4000平方米的闲置建筑群,打造成牧云文化创意园,引入30余家业态,让闲置空间成为凝聚青年智慧的创意磁场。目前,园区已实现100%入驻率,上半年总产值达500万元,美术馆、红酒品鉴馆、餐饮、高校教师工作室等多元产业汇聚于此。村民既能拿土地租金,又能在园区务工、卖农产品,多元增收渠道越走越宽。

在这里,乡村振兴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政府、市场、创业者与村民共同参与、彼此成就的生动实践。此前,任朝辉已收获宁波市青牛奖、优秀农创客等荣誉,今年上半年,他又成功竞聘为云龙镇云龙村的CEO。依托宁波市“青创客入乡扎根”计划,他可在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获取培训资源,还能申请最高5年的场地补贴。

从打造亲子农庄到担任云龙村CEO,任朝辉不断拓展着乡村发展的边界。如今,他发起“宁波乡村CEO联盟”,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共建理想村。他说:“乡村不缺资源,缺的是激活资源的人。而我们,正在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