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2025年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 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 发布时间:2025-09-23 09:09
  •     
  • 阅读次数: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全力以赴稳就业、聚人才、强技能、促增收、惠民生、防风险,为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提供坚强支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波人社篇章。

    (一)实施“甬上乐业”行动,着力在“提质”上下功夫。

    1.深化青年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做实“1131”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属服务。

    2.深化困难人员帮扶专项行动,市县联动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场活动。

    3.深化务工人员稳岗专项行动,开展“宁波欢迎你”返岗系列暖心活动,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岗位。

    4.建立完善零成本、低成本创业支持机制,开辟更多低成本创业孵化空间,创新举办“创享宁波”系列创业大赛,联动举办创业集市、创业沙龙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人才和团队来甬拎包创业。

    5.深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健全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将基层就业公共服务融入社区基层党建、纳入基层民生服务事项,推进“家门口”零工市场(驿站)与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融合发展。

    (二)实施“奔甬而来”行动,着力在“引聚”上下功夫。

    6.举办毕洽会、人才日、高洽会三大市级综合性引才活动和十大行业专场招聘特色引才活动,深化开展百校来甬和千企赴外双向对接。

    7.实施博士后招引“双翻番三覆盖”专项行动,扩大校企联培覆盖面,高水平举办博士后“双百”供需对接会。

    8.探索构建政策、服务、管理一体集成的人才线上服务平台,加强大数据匹配匡算应用,推动全市人才服务工作线上线下一体协同。

    9.深化实施专家服务办法,进一步拓展“宁波亲家园”服务场景与服务网点,实施进名企进高校、“准大学生”联动等系列活动,推动专家和青年服务场景、资源多维度融合。

    10.高质量举办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推广引育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动行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加快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建设。

    (三)实施“我才甬现”行动,着力在“贯通”上下功夫。

    11.大规模精准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积极培育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职业新工种技能人才。

    12.实施产业工人“一贯通两跃升”行动,推动市人大修订《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条例》,升级打造宁波工匠培育体系。

    13.加强技能培育平台建设,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推广“海天工厂”“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实训基地。加快推进宁波技师学院建设省一流技师学院。

    14.扩大用人主体自主评价范围,深化职技融通和“新八级工”制度。加大以赛代评力度,积极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创新办好第三届宁波技能大赛。

    15.广泛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宁波人才日系列活动,组织技能大师“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讲好“技能宁波故事”,推动形成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四)实施“甬有优保”行动,着力在“深化”上下功夫。

    16.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城乡居保筹资、待遇调整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

    17.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全面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

    18.探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微管家”一站式服务,不断拓展“网办、掌办、快办”服务链条。

    19.建设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五)实施“奋甬护航”行动,着力在“强基”上下功夫。

    20.推动劳动关系基层综合服务站点向村居延伸,加强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

    21.深化“百名仲裁员进企业(园区)”活动,探索在新就业形态集中地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

    22.抓紧抓实治理欠薪工作,加快“甬薪精管”智治平台建设,探索非工程建设领域用工风险过程监管,提升数字监管效能。

    23.加快推进“数字人社”“人工智能+人社”建设,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高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24.打造社保卡“一卡通”民生管理服务新模式,创新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应用场景,赋能未来社区和校园智治,探索推进卡码融合、“多卡(码)合一、一卡(码)通用”。

    锻造“五心”人社队伍:

    25.深化“红扬人社·为民先锋”党建品牌矩阵建设,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筹组织“循迹溯源”现场学习、“红色线路”走访研学等活动。

    26.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要求,持续开展“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定期赴结对包联地开展调研服务。

    27.深化法治人社建设,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人社领域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